11月11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固态高安全储能电池团队开展了1兆瓦时储能集装箱示范工程电池单体热失控实验。
广西汽车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智能监测与优化应用、汽车零部件AI仓储与物流管理应用等6个应用场景入选该清单。
毗邻深圳的东莞是全国制造业重镇,在这里,由用电大户企业和电力企业共建的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让我们对新型储能有了新的认识:新型储能在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稳住了企业的用电需要。
《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7年,我区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创新平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型企业规模逐年递增、制造业质量品牌稳步提升、产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至
新型储能赛场中,压缩空气储能赛道也开始热闹起来。近日,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
2020-03-10 08:22:54 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 郑徐光 “应充分发挥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作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加快储能在源网荷各环节的应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我市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也让日趋成熟的储能技术有了施展的空间,光储融合模式的新能源组合,将有望全面替代传统能源,并成为主要能源应用场景。
2019年,我国储能产业在“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首次突破吉瓦时,当年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规模达612.8兆瓦”的良好基础上开始新征程。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政策——支持企业增产增效拟补助名单的公示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桂工信规范〔2024〕7号)要求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氢能作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关注的热点路线在我国不断蓬勃发展。近期,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氢能发展,相关产业落地再次得到有力提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2025〕13号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储能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储能产业的投融资策略和市场前景,推动储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源革命进程。诚邀广大企业踊跃报名参加。
在放电过程中硬碳负极的膨胀收缩更加均匀,增加了其循环稳定性、充放电性能,并延长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扩大,对储能电池新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