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丰满”今年10月 | 耗时 35 ms

人工智能助力服务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搭载人工智能(AI),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升级。

夯实基础谋发展 宜居宜业谱

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移风易俗沁润人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以来,进德镇心无旁骛谋发展,绘就了一幅质量高、效益好、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发展的意见(2024817日)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增长点。

自治区科技厅发布4个全产业链科技创 “尖锋”专项申报指南 加强技术源头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424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广西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现代特色农林业、能源及储能全产业链4个全产业链科技创“尖锋”专项2025项目申报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和2025专精特“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2025专精特“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已完成相关审核,现将我区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1

我市增4家自治区科创飞地 逐步实现区域创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势互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910日,自治区科技厅公布了2025度自治区科创飞地备案名单。

柳州企业绿色转型短视频海外传播超千万 讲好工业企业改革向的故事

,展现柳州工业企业改革向的精神面貌,引发受众共鸣。

做强优势产业 做大兴产业

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产业正在稳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我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成效显著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报道摄影)57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成效显著。

聚焦兴产业谋合作 携手实现更高水平互惠共赢

日报消息(特派全媒体记者黎翔)219日至20日,市长张壮率队在深圳市开展招商考察活动,聚焦兴产业领域,拜访行业领军企业,对接洽谈项目,深入探讨合作事宜,为加快推进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汇聚动能

2025-02-22

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

中试平台作为提供中试服务的创载体,是开展中试的基础 和保障。

2025-05-14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上统称合规经营);(四)坚持企业自愿原则,足《实施细则》中创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

第四届广西创争先奖(含广西卓越工程师奖)获奖名单出炉 我市5人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618日,广西科协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四届广西创争先奖(含广西卓越工程师奖)获奖者的决定》。

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关于征集型工业化智库专家的通知

桂工业促进中心〔2025〕52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家在政策咨询、课题研究、标准制定、项目评审验收等工作的智库支撑作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型工业化智库专家。

“智改数转”赋能 柳州水产“链”出高地 养殖加工服务一体贯通 产业附加值全面提升

继AI养殖示范基地建成“智能养殖—精准管控”体系,为水产深加工提供稳定优质原料后,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华芯数智”)又有进展:总投资63.9亿元的AI设施渔业示范基地7底在柳江区开工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你好,你是谁?”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你好,你是谁?”

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2025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部门、各有关企业:根据《广西高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桂科发〔2025〕202号),现组织开展2025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广西制造业创能力提升工程三行动计划(2025—2027)》政策解读

为深入实施创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制造业创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科技创与产业创深度融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等4部门于2025226日联合印发实施《广西制造业创能力提升工程三行动计划

我市上半城镇增就业2.67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上半全市城镇增就业2.6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97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这是记者22日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的消息。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