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能源财经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受海上风电抢装潮落幕及疫情影响,中国风电市场在国家补贴取消后首年装机步伐放缓,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为48.8GW,相较于2021年下降13%。
智通财经APP获悉,行业报告显示,德国海上风力发电的扩张预计将在今年放缓,挑战其在2030年之前将产能增加两倍以上的目标。
2018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682.9MW,同比增长464.4%,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区域26个省市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别是:江苏、河南、青海、广东、内蒙古
4月19日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服务商神大集团首艘1200T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华夏金租-神大01”号在江苏省泰州成功下水,标志着神大集团在海上风电吊装业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神大集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硬实力
11月26日8时26分,随着最后一台风机S56机组并网,国家电投湛江徐闻6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94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刷新国内海上风电投产项目单体装机容量纪录,成为亚洲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2019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目前已形成南宁、钦州港、崇左等3个自贸片区(三市均设有协同发展区)和北海、防城港2个协同发展区的格局,柳州联动创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区首个广西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走进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整车一厂生产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我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的同时紧抓生产。”上汽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波说。
1月10日,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WHPA平台完成连接调试并顺利通过机械完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取得关键进展,进入投产倒计时。
在冯小星院长看来,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抢装是国内首次,在经验及资源供应上有着巨大差距,尤其是施工装备资源的紧缺,正在成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最大掣肘。
缪骏在致辞中谈到,进入“后补贴时代”的中国海上风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一是要走中国特色的海上风电发展道路,二是降本增效、增强海上风电投资吸引力,三是产业链高度协同
2018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65万千瓦,同比增长42.7%,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补贴退坡的预期下,海上风电在2018年底迎来核准潮,并在2019年出现抢装热潮。
在此逻辑思路导向下,外资车企掀起了入股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风潮。今年5月,大众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也由此成为第一家控股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国际车企。
同时,得益于大型风电设备产业化,海上安装工艺、海上输变电技术能力以及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前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将形成一波“抢装潮”。
3月4日,上汽通用五菱以“装·出腔调潮创盛典——大人们的小乐园”为主题的宏光MINI EV车主盛典在上海举行(见上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