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固态电池”搅局 | 耗时 25 ms

价格屡创新低,风行业看不懂的迷

目前大型风场招标项目的主流风机投标价格已经降至2200-2500元/千瓦的范围,距离去年初最高点4000多元/千瓦几近腰斩,且依然没有止跌反弹的势。

2021-07-16

能源生管理,北汽新能源与奔驰能源公司开启合作

双方拟计划共同在北京建立首个梯次利用储能单元。

2019-08-09

近期十大项目落地盘点

另有消息称,除了向宁德时代预订45GWh,特斯拉还计划追加订单,双方已经在洽谈中。03、辉能科技获3.26亿美元投资10月29日,企业辉能科技宣布完成新轮共计3.26亿美元融资。

2021-11-03

原材料价格疯涨,车企、厂商等多方争相“买矿”

据盖世汽车了解,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下游企业以及格林美、邦普循环等诸多三元前驱体企业均在动力回收领域有所布。提到锂利用率的提升,有必要谈一谈

2021-07-14

2025年规模超200亿元 企业布梯次利用加速

看中了动力梯次利用的巨大市场,不少企业开始加速布该产业。

2020-11-23

关键一年看开——中国经济平稳起步势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大势,谋篇布,举旗定向——“要继续巩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大众汽车集团拟拆分业务上市 还要向产业链上游布

2021-06-07 10:33:06 车汇近日,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大众在领域的多个计划:包括分拆业务上市、布原材料

2021-07-14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全新极 有望提高功率密度

这一突破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称之为“长期追求的目标”,即使用纯锂金属作为的阳极。麻省理工学院的设计来自朱丽实验室,是开发全概念的一部分。

2020-02-25

环境部:确保到今年年底基本实现体废物零进口

2020-06-03 08:44:14 界面新闻2020年6月2日,生环境部举行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我国将确保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体废物零进口。

2020-06-03

让工业废"变废为宝"

近年来,废污染举报持续上升。生环境部近日公布的全国环保举报情况显示,2019年各类举报中,废污染占6.8%,较2017年提高4.8个百分点。

2020-07-30

高瓴入比亚迪,动力赛道的最后一次机会?

武汉蔚能是蔚来汽车(NIO.US)旗下的业务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车分离”模式下的资产管理业务,通过租用服务BaaS,提供车分离、租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全面服务。

2021-02-22

动力装机量排名生变,格演变暗流涌动

而这一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LG化学在动力领域的全球地位。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LG化学在业务上一直保持穷追猛打的状

2021-08-0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016年10月国家能源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人口密集、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项目建设。鼓励建设垃圾焚烧热联产项目。

2020-11-05

隔膜:诸神的“黄昏”?

从结构上,意味着超快速的充速度以及极高安全性,更令人惊异的是,该所宣传的续航能力超越了目前市面上所有动力

2021-01-25

钠离子走红!千亿级市场 锂巨头已入场!未来将取代锂离子

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动力市场全面爆发,除了已被广泛应用的主流代表锂之外,钠的横空出世,再度热了新型市场。

2021-09-14

大众上汽争相投资的这家企业,有啥本事

2020-12-16 11:22:42 盖世汽车   作者: Ramy  12月8日,初创企业QuantumScape公布了其技术最新的性能测试数据,称与现在锂离子相比

2020-12-16

一块燃爆资本圈,比尔盖茨重磅加持,宁德时代慌了!

当前车企搭载主流产品均为液,而将液解质替换为解质,能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通过采用金属锂负极,能将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

2021-01-11

宁德时代材料布盘点

洛阳钼业认为,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公司与资源终端应用客户更紧密的结合,有利于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巩公司在金属和动汽车原材料供应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1-07-12

马斯克求变 特斯拉喜提四元锂

四元锂相比主流的三元锂有何优劣势?为何LG新能源推崇四元锂,而不是业界更为看好的?四元锂,抓住特斯拉的痛点对三元锂,马斯克早有看法。

2020-12-22

四位动力领军人的两会提案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2023年两会上,锂资源布、储能安全、技术、回收、碳足迹等成为热议的话题,四位动力领域的领军人物积极建言建策。

2023-03-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