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我市工业机器人存量超过8000台,数量居广西第一;2024年,全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以上企业占比55.92%,企业数量85家,排名广西第一;我市也是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全国十个
2025年4月17日,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培训会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对接会”在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成功召开。
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的空调产品远销南美、东欧、非洲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的桥梁缆索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近年来,柳江区积极推动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螺蛳粉等特色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新车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云,并首批搭载华为舱内激光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柳州企业走上“智行”的道路。
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自成立以来,严格落实“七个一批”工作机制,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谭丕创对攻坚小组阶段性工作成效给予肯定。
12月13日,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宝骏基地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里,每条组装线分成不同的生产区,像一个个小“岛”,工业机器人围着不同的“岛”,不停歇地按指令精准完成操作,无人物流车则穿行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4月14日,市长张壮率队到柳东新区调研服务企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企业各项工作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等 3 个维度对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要素、装备、活动等内容进行 描述,主要用于明确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对象和范围。
这种“用大项目说话”的策略,远比单纯营销更具说服力,也为“柳州智造”树立了品牌口碑。柳州泰姆的成功,是我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一个缩影。
市统计局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数据显示,分门类看,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5%、42.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进工厂拧螺丝……近期,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热度高涨,未来科技正加速进入现实世界。在柳州,它们正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落实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大决策要求,进一步明确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发展的工作思路,确保顶层设计落地落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了
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智慧工厂下线,参与汽车智能工厂的造车环节;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无人驾驶汽车从封闭场地测试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风电产业“串珠成链”,嘉泽新能源、金风科技等链主效应显现
各有关部门,相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打造广西人工智能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域化的“人工智能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